最后還要實際測試其速度,因為“掛羊頭賣狗肉”的現
象在網線市場同樣存在。現在組建的網絡一般都采用5類以上的雙
絞線,3類雙絞線已屬于淘汰產品。但是,一些雙絞線生產廠商在
5類雙絞線標準推出后,便將原來用于3類線的導線封裝在印有5類
雙絞線字樣的電纜中出售。當你使用了這類假5類線后,網絡的實
際通信速度只能在很短的距離內達到5類雙絞線所規定的100Mbp
s。這種造假非常隱蔽,一般用戶很難發現。這時,建議大家先購
買一段,利用Windows95/98中的“系統監視器”或WindowsNTServ
er4.0中的“網絡監視器”親自測試一下。如果測試速度達到了10
0Mbps,則表明是5類雙絞線,若只有10Mbps,說明電纜中使用的
是3類線的導線。這種方法不僅能夠正確區別3類線和5類線,而且
可以用于測試雙絞線電纜中每一對導線的扭繞度是否符合標準,
同時還可以測出導線中的金屬介質是否合格。請注意:在進行網絡
速度測試時,雙絞線的長度應為100米的標準長度,否則測出的數據沒有任何實用意義。
最后還要測試網線是否具有一定的耐熱、抗拉、抗燃和易彎曲等性能:第一、你可以將雙絞線放在高溫
環境中測試一下,真的雙絞線在周圍溫度達到攝氏35℃至40℃時外面的一層膠皮不會變軟,而假的卻會;第
二、為了保證連接的安全,真的雙絞線電纜外包的膠皮具有較強的抗拉性,而假的卻沒有;第三、雙絞線電
纜中一般使用金屬銅,而一些廠商在生產時為了降低成本,在銅中添加了其他的金屬元素,其直觀表現是
摻假后的導線比正常的明顯要硬,不易彎曲,使用中容易產生斷線;第四、真的雙絞線外面的膠皮還具有抗
燃性,而假的則使用普通的易燃材料制成,購買時可親自試試。
如何選取合適的網線
首先來談談是使用STP,還是UTP。這個問題比較復雜,也是廠家之間長期爭議的問題。因為在什么情
況下用屏蔽,什么情況下用非屏蔽很難明確。后來國內某權威機構確定一個原則,主要以綜合布線所處的
區域內存在的電磁干擾場強來確定是否使用STP,這個指標就是每米3伏。如果低于每米3伏的,可選用非屏
蔽線,否則應選用屏蔽線,或采用屏蔽的措施或采用光纖。將纜線布放在金屬的鋼管或線槽中并確保接
地,或者增加電纜和干擾源的間距,都能起到屏蔽的作用。實際上在工程中,干擾場強每米大于3伏的情況
很少,可以說90%的場合都是低于每米3伏。因此并不建議大家盲目選用屏蔽系統,而要從實際情況出發。
因為即使高于每米3伏的地方,采取一定的屏蔽措施,也能降低干擾源的影響。再說目前對于屏蔽布線工程
屏蔽效果檢驗的測試標準和測試儀表尚未解決,使用屏蔽系統自然也會使用工程造價提升不少。
最后來談談在千兆以太網到底是用6類還是用光纖的問題。如果網絡是100M的,5類與超5類都是不二的
選擇,根本沒有必要用6類或光纖;如果網絡是1000M的,到底是用5E還是6類還是光纖呢?曾經有很多文章建
議用6類線,但是筆者不敢茍同,因為一是六類線纜的連接結構并沒有改變,與超5類線纜一樣,但與目前
廣泛使用的插接模塊(RJ45)完全不兼容;二中盡管6類線纜速率可達200M到250M,施工費用卻高得很多,施
工難度也比較高。再說現在的光纖價格基本上達到用戶已能承受的階段,所以對于對帶寬要求較高且資金
充裕的企業,建議選擇光纖到桌面布線;資金不很寬裕的企業在千兆以太網上用5E基本上就足夠了。
現在布線技術的發展基本上是半年出現一個新的熱點,但我認為纜線的發展必然有一個限度,利用雙
絞線原理傳輸信號的電纜發展到6類就差不多到了盡頭。隨著光纖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其價格已呈下降
趨勢,加之光纖具有電纜無法比擬的抗干擾、安全、高帶寬等優勢,使它已越來越接近用戶,同以往只是
干線采用光纖的情況相比,現在光纖已經鋪設到樓,將來可能會直接到戶,其發展前景一片"光"明。至于6
類銅線,價格昂貴(對整個系統而言,而不是僅指雙絞線本身),而且安裝工藝復雜,對工程維護要求高,
不便普遍應用,更不大可能會是銅線普遍應用的終結,5E最有可能是終結。因為6類產品的結構與現在的布
線產品不同,存在一個反向兼容問題,而且都為屏蔽的產品,會給工程施工帶來一定的難度。如果光纖和
光/電轉接器件按照現有趨勢發展,成本進一步下降,也許6類產品會和4類產品一樣成為過渡產品。布線廠
商并推千兆布線產品:一是“5E”;二是“6類”。在選擇產品時要冷靜地考慮選擇何種布線系統,最終結果
還是由應用決定。目前,千兆以太網主要是作為網絡主干用,很難說什么時候真正用于水平子系統到桌面,恐
怕到了那時候,用什么產品情況又變了。因為銅纜終將無法超越自身的帶寬、傳輸距離和電磁干擾的限制,
替代它的仍將是光纖,或者是未來的某種傳輸介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