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了解六類系統嗎?
在看布線產品廣告或許多布線線纜與配件的產品目錄時,不
知情的讀者可能會留下這樣一種印象,即六類布線系統標準的制
定工作已經完成,并會誤以為市場上已有許多可滿足嚴格布線規
范的布線組件和系統。
但是,許多人可能會驚奇地發現,當前自稱符合六類規范的
很多產品所采用的組件(特別是信息模塊和插頭)實際上只能滿
足超五類系統的要求。因此,用戶有必要了解六類規范的進展情
況。布線系統廠商在作出承諾時往往夸大其詞,最終用戶在選擇
產品時要保持頭腦的冷靜,確保自己不會上當受騙。
六類/E級標準進展情況
眾所周知,標準的制定過程通常是比較緩慢的。但是,到目前為止,ISO/IEC幾乎是在以閃電的速度來
制定六類(E級)規范。最初的六類規范草案已于1997年9月提交討論。
在該草案中規定了六類系統的可用信道帶寬為200MHz(以達到標準中最大頻率下的正ACR規定)。在19
98年1月舉行的會議上,其它信道參數也被提交討論。在1998年5月舉行的會議上,ISO/IEC達成了總協定,
支持這些信道參數。
凡是六類規范所認可的布線系統都必須滿足標準中所規定的在最壞情況下操作環境的要求,因此,最
終用戶應保證布線系統能夠滿足國際標準中規定的最壞情況下的信道性能。
標準中規定的最壞情況下銅線信道鏈路長度為100米,其中有90米的水平電纜(實心導線)、10米的絞
合連線(用于工作區、跳線和設備連線)和四個連接器,如圖1所示。這一定義允許在配線間內使用一個交
叉連接,在開放式辦公室布線系統中使用一個可選的歸并點。
六類性能承諾
許多布線系統廠商都聲稱能夠提供符合六類標準性能要求的布線產品,但是我們建議最終用戶在選擇
布線系統前,不要輕信廠商的承諾,因為市場上的許多產品并不能滿足在最壞情況下的信道性能。以下是
許多聲稱其產品符合六類建議規范的布線系統廠商使用的一些常用的營銷手段:
(1)能否相信典型結果、額定結果、平均結果或平均最壞情況結果等說辭?
某些廠商在其布線產品和系統規范表中經常使用諸如典型結果、額定結果或平均結果之類的說辭,有
時也用這些參數來說明其產品符合六類規范。額定值或平均值可能對產品的質量統計有用,但不足以保證
該系統符合六類規范。平均值取決于測量的樣本及樣本數,因此不能保證其100%的準確性。平均最壞情況
值聽起來要好于單純的簡單平均值,但因為平均最壞情況值只是產品最壞情況的平均值,因此仍不具備10
0%的準確性。
(2)使用不對稱信道來對產品進行測試
信道的定義非常簡單,但如果信道是不對稱的,比如在僅使用三個連接、交叉連接或插座使用不同的
硬件類型以及對信道兩端的測試結果進行加權平均等情況下,信道的定義工作就會變得非常復雜。
例如,某些廠商聲稱其產品在3個連接器的信道性能上可以達到六類規范的傳輸要求,即沒有可選的歸
并點。由于信道是不對稱的(在信道的一端使用兩個連接器,在另一端使用一個連接器),那么了解信道
性能的測量是在哪一端進行的就變得非常重要了。信道任何一端的各項參數都必須滿足規范的要求,特別
是那些易受鄰近連接器數目影響的參數,如近端串擾(NEXT)和回波損耗(Return Loss)。如果有廠商自稱
其產品在3個連接器的信道上可以達到六類規范的要求,那么其對信道的測量必須從具有兩個連接器的一端
開始(在這一端使用的組件性能最低)。
當在信道兩端使用不同的連接件時,某些類型的非RJ 45連接件(允許端接配線間)可能表現出優于R
J 45連接器的一些六類性能,但這種性能的提高是以跳線長度為代價而實現的。某些廠商在接線間和工作
區插座中使用不同類型的硬件,并聲稱這種做法符合建議規范,這實際上是對用戶的一種誤導。在信道中
使用的最低性能的組件都必須滿足規范的要求。
顯然,當信道一端使用兩個連接器,而另一端使用一個連接器或信道兩端使用不同的硬件時,僅通過
對信道兩端的測量結果取加權平均值并不能保證其精確地代表了最壞情況下的信道性能。
(3)是鏈路還是信道?
由于ISO/IEC已經達成了信道規范總協定,因此現在存在爭議的主要是組件規范和鏈路規范。某些廠商
可能會在不改變信道規范的情況下,偷換信道和鏈路的概念。
鏈路(通常是指基本鏈路)在信道一端僅包括一個連接。為了防止系統的傳輸性能降級,鏈路將使用
更加嚴格的規范。個別廠商依據信道規范聲稱其鏈路符合六類標準是一種意在誤導用戶的行為。
(4)提供純電纜規范或者縮短信道長度
詭稱其產品可以滿足六類規范的其它一些較為明顯的手段還包括:以純電纜規范來糊弄用戶以及通過
縮短被測信道的長度來掩蓋其產品的ACR缺陷。在設計布線系統時,必須考慮所有組件之間的相互關系,以
保證能夠對所有參數進行必要的微調。純組件規范并不能保證產品符合信道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