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裝過程中需要考慮的部分重要問題包括:
(a) 電纜拉伸張力
不要超過電纜制造商規定的電纜拉伸張力。張力過大會使電
纜中的線對絞距變形,嚴重影響電纜抑制噪音(NEXT、FEXT 及衍
生物) 的能力,及嚴重影響電纜的結構化回波損耗,這會改變電
纜的阻抗,損害整體回波損耗性能。這些因素是高速局域網系統
傳輸中的重要因素,如千兆位以太網。此外,這可能會導致線對
散開,可能會損壞導線。
(b) 電纜彎曲半徑
避免電纜過度彎曲,因為這會改變電纜中線對的絞距。如果彎曲過度,線對可能會散開,導致阻抗不
匹配及不可接受的回波損耗性能。另外,這可能會改變電纜內部4 個線對絞距之間的關系,進而導致噪聲
抑制問題。各電纜制造商都建議,電纜彎曲半徑不得低于安裝后的電纜直徑的8 倍。對典型的六類電纜,
彎曲半徑應大于50 毫米。存在問題的最關鍵區域之一是配線柜,因為大量的電纜引入配線架,為保持布線
整潔,可能會導致某些電纜壓得過緊、彎曲過度。
(c) 電纜壓縮
避免使電纜扎線帶過緊而壓縮電纜。電纜過緊會使電纜內部的絞線變形,影響其性能,一般會使回波
損耗更明顯地處于不合格狀態。回波損耗的效應積累起來,每個過緊的電纜扎線對都會提高總損耗。較好
的方法是保證在使用電纜扎線對把電纜捆在一起時,沒有出現任何電纜護套變形的情況。這在配線柜中也
非常重要,因為用戶一般會扎緊電纜扎線帶,以使電纜保持整潔,或在配線柜中,配線架背面的端接點進
線非常困難。我們建議使用掛鉤和環形電纜扎線帶,如Velcro 品牌的扎線帶。
(d) 電纜重量
注意,Molex 企業布線網絡部23 號(或直徑為0.6 毫米)六類電纜的重量大約是五類電纜的兩倍。一米
長的24條六類電纜的重量接近1.0 公斤,而相同數量的五類或超五類電纜的重量僅0.6 公斤。在使用懸掛
線支撐電纜時,必須考慮電纜重量。建議每個懸掛線支撐點每捆最多支撐24 條電纜。
(e) 電纜打結
在從卷軸上拉出電纜時,要注意電纜有時可能會打結。如果電纜打結,應該視為電纜損壞,應更換電
纜。安裝壓力會使安裝人員弄直電纜結。但是,損壞已經發生,在電纜測試時會發現這一點。
(f) 成捆電纜中的電纜數量
在任意數量的電纜以很長的平行長度捆在一起時,具有相同絞距的成捆電纜中不同電纜的線對電容耦
合(如藍線對到藍線對),會導致串擾明顯提高。這稱為“外來串擾”,這一指標還有待布線標準的規范或
精確定義。消除外來串擾不利影響的最佳方式是最大限度地降低長并行線纜的長度,以偽隨機方式安裝成
捆電纜。
(g) 電纜護套剝開
在電纜端接點上,在端接后從外皮到IDC 露出的線對必須保持到最小。并沒有絕對的必要剝開電纜護
套,其只是可以舒適地把導線接到IDC 上。TIA 或ISO 布線標準規定了剝開的護套長度。通過使剝開的護
套長度達到最小,這保證了可以保持電纜內部的線對絞距,以實現最有效的傳輸通路。在IDC 上剝開的護
套過大將損害六類布線系統的NEXT 和FEXT 性能。
(h) 線對散開
在線纜端接點,應使電纜中的每個線對的絞距盡可能靠近IDC。線對絞距由電纜制造商計算,改變電纜
絞距將給電纜性能帶來不利影響。盡管ISO 和TIA 超五類布線標準規定了線對散開的長度(13 毫米),但它
們沒有對六類布線作出此類規定。目前的建議是遵守制造商提供的建議。在觸點和環導線順序發生錯誤的
端接點上,增加一對絞線要好于去掉一對絞線,以保證與相關IDC 對齊。
(i) 環境溫度
TIA 和ISO 標準大會提高了這一環境問題的地位。當然過去它已經在五類和超五類中引起了問題,業
內認為,在六類布線中,這是一個重要得多的問題。安裝電纜的環境的溫度確實會影響電纜的傳輸特點。
如果可能,應避免可能會遇到的高溫環境,如>60?C。如果天花板上的屋頂暴露在陽光直射下,很容易就會
發生這種情況。一般來說,在溫度提高時,電纜的衰減會提高。
大家可以看到,目前在關注六類布線系統的背后,并不僅僅是帶寬需求或善于游說的廠商。安裝六類
布線的真正需求是公司網絡轉型的商業需要。在安裝過程中,雖然為五類布線規定的安裝方法也適用于六
類布線,但由于六類具有非常嚴格的性能標準,因此其對安裝質量要求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