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網絡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企業和行政單位使
用了網絡系統,改變了傳統的辦公模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時,在單位中也多了一個部門--電腦部。傳統企業中的電腦部
的職責也從文字處理、計算機維護轉入了網絡維護為主的新時
代。在網絡維護中,除了對服務器系統、網絡設備的狀態監控
外,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根據其他部門人員變更,提供網絡
(包括電話等)連接支持,以及更改后的文檔管理。然而,隨著
時代脈搏的加快,人員變動,乃至部門的變動都越來越頻繁,如
何讓網絡變動跟上這日益加快的節奏,同時又要保持文檔的正確
性?
如果大家到企業的機房去參觀,經常會看到機柜前面是一
堆非常雜亂無章的線纜,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在很多人眼
里,電纜布線只是一個小問題,因此對最初的布線系統沒有進行智能管理,但隨著用戶機房設備的增加,
線纜越來越多的時候,這時線纜的管理也往往成為最讓管理員頭疼的事情。
雜亂的機房布線(點擊看大圖)
因為雜亂無章的線纜不但降低了機房管理人員的效率,而且一旦網絡出現故障,故障的查找與排除
將成為管理員的噩夢。并且,隨著網絡擴容及設備冗余度提高,安裝新設備是經常要做的事,而舊設備的
刪減也會經常發生。另外,雜亂無章的線纜對散熱也有影響。所有這些對系統整體的可用性提出了挑戰,
而以上問題最佳的解決辦法就是綜合布線系統的智能化管理。
綜合布線中的實時智能管理系統
之所以稱為智能管理,是相對于傳統的管理而言。傳統的布線管理方法主要有書面記錄、電子表格
或數據庫管理軟件等方法,這些方法最大的缺點就是管理員的工作量大,所有的數據更新都需要手工操
作,由于管理員沒能及時更新數據而導致管理工作出現失誤是經常發生的事。另外,管理員也很難對大型
網絡系統中的各個分支機構的布線系統進行實時監控。
而實時智能管理系統則不同,所謂實時智能管理系統就是采用計算機技術實現綜合布線的實時自動
化和智能化管理。在計算機市場中,已經有多種網絡管理應用軟件來幫助網絡管理員來監視網絡的連接情
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應用絕大多數都工作在網絡層,而非物理連接層,它只能告訴網絡管理員哪
個邏輯鏈路斷了,哪個設備不能連接上了,但是不能告訴管理員物理錯誤的位置和問題發生的原因,到底
是電纜斷了還是插頭脫落了。
而傳統的交換機端口到配線架端口的連接是通過跳線完成的,竣工時候的跳線一旦發生更改必須由
人工改變圖紙加以記錄,以備今后查詢。配線架的端口僅代表著客戶端端口,這樣造成的一個問題是,管
理難度高,跳線在今后改動中難以查詢所連接的端口;另一個問題是,交換機的端口由于改變需要經常插
拔,容易導致昂貴的交換機設備的損壞。一個統一實時的物理層管理系統能夠準確、安全、提供端到端的
實時監視和相應的文檔,是十分必要的。綜合布線智能實時管理能節約時間,使業務中斷達到最小,能有
效利用有源設備,能精確完善的記錄文檔,能在修復故障時降低中斷時間,對有計劃的MAC能迅速作出反
應。
綜合布線實時智能管理系統組成
傳統的網絡連接有這樣幾個部分:交換機端口到配線架端口的連接、配線架端口到客戶端端口連
接、客戶端端口到終端設備(電腦、電話機等)。一般情況下,配線架端口到客戶端端口的網絡連接已經
在最初的安裝中完成,很難在今后改動。所以,交換機端口到配線架端口的跳線是我們機房管理的重點。
綜合布線實時智能管理由兩部分組成:硬件和軟件。
凌亂的角落(點擊看大圖)
系統的硬件部分:
·電子配線架:分超五類性能、六類性能和光纖配線架,在每個配線架端口上方具有內置傳感器,
是24位實時接口的一部分,在實時布線中,端口傳感器和接口電纜連接器用于提供“實時”網絡連接信
息。
·主掃描儀、副掃描儀:用于實時管理現有的基于RJ45的設備。
·實時跳線:實時跳線設計一根第九條導線,這條導線的長度與跳線的長度相同,其每一端接有一
個監視針腳,實時跳線在實時配線架端口傳感器和掃描儀相連接并提供電子觸點。
·實時鏈路電纜:在每一個電子配線架的背面都有一個扁平電纜接口,它是用來和掃描儀相連接
的。
另可配一保安控制器:能使整個系統連接遠端的裝置,如門鎖、門開關、風扇等。保安控制器有密
碼進入系統的安全機制,使整個實時布線系統從實際場所到控制平臺變的更安全。
系統的軟件部分:綜合布線實時智能管理系統的軟件可以是一套典型的CLIENT/SERVICE系統,由服
務器端和工作站端構成標準的體系。它的服務器端是構件在MICROSOFT SQL SERVER7.0基礎上的數據庫系
統,對各項數據進行標準化的管理??蛻舳耸且话銥樽孕醒邪l的系統,承擔著數據庫系統與管理員之間的
交互式地管理職責。
兩種綜合布線智能管理系統點評
目前,就筆者所知主流布線廠商紛紛推出了各自的綜合布線系統的智能管理系統。這類實時管理布
線主要有:美國AVAYA公司的SYSTIMAX SCS的iPatch系統和美國的DynaTrax系統;Panduit泛達公司推出的P
ANVIEW綜合布線實時智能管理系統;以色列RIT推出的PATCHVIEW綜合布線實時智能管理系統;ITRACS公司
推出的iTRACS系統;美國Molex推出的實時布線系統;南京普天智能布線物理層網絡管理系統;泰科電子推
出的AMPTRAC智能布線管理系統等,這些系統都能很好地解決用戶綜合布線系統智能管理的問題。
泰科電子的AMPTRAC智能布線管理
點評:Molex的實時布線系統 (Real Time Patching)
這是一種意念創新的智能布線管理方案,可提供全面的實時布線訊息,有助監管布線系統的移動、
增加和改動,亦能自動完成網絡勘測、數據庫更新、故障追蹤及文檔編制工作。系統配置十分簡單,其內
置“自學端口”具有自動識別功能,可加快系統設置。該系統還具備“無上限”的擴展效能,有利於本區
或遠程運作,亦可通過網絡連接進行管理,支援多媒體連接,把銅纜、光纖、交連及同軸電纜等混種介質
融會貫通,發揮最大效能。
實時布線的精蘊在於“軟硬兼施”,以先進軟件配合硬件運作,達致多元化效能。常見應用包括網
絡資源管理和規劃、系統檢測、網絡定址更改、文檔編制及改動勘測等。這類系統的兼容性和互動能力均
極高,以Molex的系統為例,除了新安裝部分外,企業可沿用現有的超五類布線系統,也不受制於原有設施
的壽命和使用期限。
此外,這種布線技術有助實現中央化管理,讓企業輕易掌握網絡上每個端口的狀況,準確審計網絡
設施的利用率、加強系統保護,甚至落實完善的災難復原策略,確保業務運作無間。
點評:DynaTrax自動布線系統
針對常規綜合布線系統存在的不足之處,DynaTrax自動布線系統這一產品的推出,對綜合布線系統來
說是一個質的飛躍,是一個影響深遠的創造。DynaTrax是一種高性能電子跳線架,與控制計算機一起,構成自
動化管理的布線系統。它安裝在布線箱內,由一臺個人計算機控制操作。所有用戶和系統的資料均儲存在計
算機中。布線結束后, 如再作移動、增加和修改,只需用鼠標點擊即可。當重新配置網絡的物理設施時Dyna
Trax提供了極大的靈活性,可對不斷變化的要求作出快速反應,顯著地降低了管理成本。DynaTrax支持以太
網、令牌環網、快速以太網、FDDI/CDDI、交換式以太網和ATM等所有現有的網絡,并支持現有網絡將來的升
級。
其優點在于(1)減少在現場執行移動、增加和改變的費用;(2)省去“查線”所耗費的時間;(3)消
除在執行移動、增加和改變的延誤和用戶停頓時間;(4)加速布線偵錯和檢測;(5)增加了遠程網絡管理;
(6)增加了網絡管理的安全性。
典型的話筒和音箱線
由于無需技術人員親自檢查布線箱,因而大大削減了進行網絡變更調整所需的成本。對遠程網站來
說尤其意義重大。在綜合布線系統中,進行每一次的變更后,必須經常測試系統變更的正確性,使用DynaTra
x后,則不需要“查線”。此外,移動、增加和改變工作進行得十分迅速,用戶能及時得到他們所需的支持,在
最短的時間內產生效益。
它可以使不僅僅一個用戶,整個部門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移動位置;DynaTmx系統是完全自編文
件, 所以能避免手工操作所引起的錯漏問題,偵錯和檢測均由計算機自動完成;遠程網絡管理軟件通過Mode
m遠程撥號,使網絡管理者能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管理遠方的整個智能建筑或智能建筑群的網絡布線系
統;普通的綜合布線系統中,如果需要改變跳線,則要由網絡管理人員進入配線間進行人工操作,增加了管理
布線系統的復雜性,而使用DynaTrax系統,網絡布線的改變只能由計算機來進行,減少了經手人員,再加上計
算機軟件中增加了操作密碼的限制,因而顯著增加了網絡管理的安全性。
幾種綜合布線智能管理系統比較
透過智能運作,智能布線管理系統能將服務中斷時間減至最低,降低資訊基建的整體持有成本。智
能布線管理系統可舒緩系統管理壓力,避免人為錯誤,準確審計網絡設施的利用率,避免增加沒必要的昂
貴有源設備。網絡管理人員毋須大費周章監測系統運作和編制相關文檔,一切都可自動完成,讓企業把寶
貴的人力資源投放於更具價值的業務環節,藉以增進盈利。
寫在最后的話
網絡技術是一項日新月異的技術,是一項飛速發展的技術。網絡技術中沒有完美的事物,只有更好
的技術。所以需要提醒用戶的是,最好在項目規劃時就要考慮采用比較領先的智能管理系統,從而使亂七
八糟的線纜徹底遠離你的機房,而且這種按照管理的方式進行的設計必定會給日后維護帶來方便,對日后
成本的節約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