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以太網設備成本的下降,萬兆以太網的應用已經成為一
種趨勢。基本上,綜合布線系統的水平和垂直主干的速率之比都
是 1:10,以避免在垂直主干處形成瓶頸。現在水平線纜已發展
到六類,可以實現1000Mbps到桌面,為了繼續保持網絡傳輸的通
暢,垂直主干就應采用萬兆光纖了。
光纖憑借其質量小、容量大、傳輸頻帶高等特點而成為萬兆
以太網應用的首選。光收發器主要有兩大類:使用多模光纖的發
光二極管(LED)和使用單模光纖的激光發光器(Laser)。單模
光纖雖然可以滿足萬兆應用的要求,但是激光發光器成本非常
高,而傳統的多模光纖只能在幾十米的距離內支持萬兆傳輸,無
法滿足網絡主干的應用。為了支持萬兆以太網應用,業界開發出V
CSEL光源,VCSEL兼具了激光發光器件的性能(如響應速度高、傳
輸光譜窄)和發光二極管的優勢(如藕合效率高及成本低廉)。
通過優化改進50/125微米光纖與VCSEL配套,可以在850nm波長上10Gb/s應用時支持300米的傳輸距離,同時
在支持千兆應用時,傳輸距離可以達到900米,而成本相比普通多模光纖增加不多。因此IEEE 在2002 年6
月批準了萬兆以太網標準。ISO/IEC 11801也在2002年9月正式頒布了新的多模光纖標準等級,將多模光纖
重新分為OM1、OM2和OM3三類,其中OM1指目前傳統62.5μm多模光纖,OM2指目前傳統50μm多模光纖,OM3
就是新增的50μm萬兆光纖。傳統的62.5μm多模光纖在850nm的帶寬只有200MHz,即使在1300nm的帶寬也只
有 500MHz,根本就無法真正進行萬兆傳輸,而OM3萬兆50μm多模光纖在850nm的帶寬可以高達2000MHz。
☆下表為各種光纖進行萬兆傳輸時的帶寬和最大距離:
對于不同的 10Gbps網絡需求,愛達訊在2004 年公司推出了10G光纖布線方案-MATRIXLIGHT.MATRIXLIG
HT是一套10Gb/s萬兆光纖系統,核心產品是符合IEC-60793-2-10和TIA-492AAAC激光帶寬差模延遲(DMD)
規范的50/125μm OM3多模和單模光纖, OM3多模光纖系統可以支持在300米的距離內傳輸10Gbps的數據速
率,與VCSEL配套使用,符合ISO/IEC11801-2nd的OM-3光纖規范。愛達訊 OM3光纖支持低成本高性能的10G
以太網串列傳輸技術。10GBase-SR, 擁有1500/500MHz/km和2000MHz/km兩個頻帶,支持成本最低的850納米
源,滿足一般樓宇主干和光纖到桌面的應用。同時,愛達訊 OM3光纖兼容現有的光纖配線架及連接器件,
支持傳統的網絡技術,可用于水平系統及垂直系統。而愛達訊單模光纖系統具備0.7dB/km的最低衰減,將
單模光纖的傳輸距離從以往1G以太網所支持的5公里增加到了10G以太網的40公里。
傳統多模光纖在長距離骨干中有著一定的局限性,隨著六類布線系統的大量使用,萬兆光纖將被大量
應用于布線系統主干。在千兆以太網出現之前,光纖選型非常容易。在 2000米距離內,OC-12(622Mb/s)
速率范圍內的各種情況都可以使用標準62.5/125μm多模光纖,除此以外都會使用單模光纖。然而OM3 多模
光纖的出現改變了這種狀況,由于OM3 光纖可以提高千兆和萬兆系統的傳輸距離,采用850nm 波長視窗與V
CSEL配套使用,將是性價比最高的布線方案。當鏈路長度超過1000米時,單模光纜仍是目前唯一的選擇,
單模光纖在千兆系統中可以在1310nm波長上實現5公里的傳輸距離。在萬兆系統中則可實現10公里的傳輸距
離。當鏈路長度小于或等于1000米時,在千兆系統中可以采用OM3 50μm多模光纖,而在萬兆系統中應采用
單模光纖。當鏈路長度小于300米時,OM3多模光纖可以應用于任何千兆和萬兆系統中。
愛達訊多模光纖技術已由 OM1多模發展到了現在支持10Gbps的OM3,甚至未來能支持萬兆應用達550
米,千兆應用達1100米的OM3+多模光纖,而單模光纖也發展到全頻段支持網絡傳輸的下一代零水峰單模光
纖(Zero Water Peak),愛達訊推出的OM3光纜的10Gbase-SR是現在所有萬兆以太網方案中價格最低的,
這將使用戶的投資得到最有效的回報,成為骨干布線或者光纖到桌的最佳選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