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網絡技術引導布線標準,還是布線標準引導網絡技術?
全球布線市場專用的六類UTP布線標準已經出臺,在TIA和IS
O標準委員會會議上,兩個標準組織又開始討論新的標準——ISO
的八類STP和TIA的七類UTP。因此,當布線行業剛剛穩定在新的六
類平臺上時,又出現了新的不穩定因素。但是,市場和布線行業
對六類布線是否擁有足夠信心,把它當作行業標準,從此穩定下
來?不斷出現的新布線標準最終將會走向何方呢?
Molex企業布線網絡部亞太區營銷經理Paul Stathis指出,
以往都是應用引導標準,先由IEEE、ANSI和ATM論壇等網絡組織開
發出以太網、令牌環網、FDDI和ATM等應用,然后再由布線標準委
員會開發出支持這些應用的通用布線標準。但六類UTP和七類STP
卻相反,在開發這些標準時,并沒有需要支持的具體應用。對于部分布線廠商宣稱的、人們選擇更高類別
的布線系統是“因為這些布線更大、更好、更快”的說法,Stathis表示:“沒有具體的應用,新標準就像
把額定時速為300公里的輪胎放在時速僅100公里的老式汽車上,只是因為輪胎更好一樣荒謬。一些廠商不
斷推出七類和八類銅纜布線標準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們希望延緩OFTD(光纖到桌面)的趨勢。”
這種情況也造成市場上各種標準的產品繁多:超五類UTP、六類UTP、超五類ScTP、六類ScTP、七類ST
P、OM1光纖、OM2光纖、OM3光纖、無線技術,還有正在討論的七類UTP和八類STP標準——選擇范圍及不同
選擇之間的界限十分模糊,加大了用戶的選擇難度。針對這種情況,Stathis向用戶建議,在選擇布線系統
時,應以成本(包括布線和有源網絡設備)為首要原則,具體分兩步走:
一、考慮所有可能的備選方案,看看能否僅靠一種傳輸介質就成功部署出成本最低的網絡,滿足當前
網絡需求及布線系統使用期間將演進到的網絡的80%(或絕大部分)的需求;
二、然后考察成本較高的介質類型,滿足其余20%(或少數)的獨特應用需求。
此外,用戶應積極關注草議中的TIA七類UTP規范的開發進展情況,并注意布線市場及有源網絡設備市
場的發展,尤其是有源設備。如果IEEE等標準組織考慮推進布線性能類別的優勢,各種現有技術的變通方
案就將興起,以降低網絡部署成本。 Stathis表示:“畢竟,安裝布線系統實際上是一個以更低成本實現
更多功能的問題,而不只是更大、更好、更快”。